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文化 > 名医名人 > 华佗
编号:132201
封龙山汉碑与华佗仲景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7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99期
    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(常山郡)境内,有封龙山、三公山、白石山等几座北方名山,山上有三块汉碑——《祀三公山碑》《封龙山颂碑》《白石神君碑》,现被收藏于封龙山书院旁边的汉碑博物馆。这三块汉碑反映了极不平凡的岁月,其背后涉及的政治风云,也飘过了华佗、张仲景生活的天空,对他们以及中医学本身产生了影响。

    封龙山汉碑的历史背景

    在古代“三公”是很高的职位,周代以司马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,或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三公。西汉时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合称三公。东汉时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合称三公,又称三司,总揽军政大权。大山用“三公”为名称,足见其身世不凡,具有神秘的力量,祭祀祈求风调雨顺,立庙刻碑就加深了这种信仰。《左传》说:“国将兴,听于民;将亡,听于神。”孔夫子敬鬼神而远之。东汉时,汉明帝派张骞通西域,引进佛教并在河南洛阳建白马寺,开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时代,也造成了众神信仰的逐渐泛滥,为道教创立埋下伏笔。

    封龙山汉碑的不同文字,提供了难得的证据。刻于东汉桓帝延熹七年(164年)的《元氏封龙山之颂碑》,又叫《封龙山颂碑》。那年医圣张仲景大约14岁,他自称“余素尚方术”,而当时方术最显赫的人物是河北巨鹿的张角。

    此碑讲述了皇帝恩准修缮神祠,隆重祭祀的事情。第二年,汉桓帝发动了诛灭宦官的斗争,把宫廷斗争演化到非常激烈的程度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371 字符